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
12-24
.将水迷宫加入适当的水,水温控制在25±1℃。2.实验前把动物带入实验室中熟悉环境。3.设置软件。4.第一阶段:(定位航行)将小鼠头对着墙壁依次放入四个象限水迷宫进行实验(所有大鼠需全部做完后换下一象限)。若动物在60s内登上平台区域,则录像结束。若动物在60s内未登上平台区域,则用木棍指引大鼠游上平台,并停留30s。每只小鼠每天训练4次,训练天数为5天。5.每只动物实验结束后需用干毛巾擦拭,必要时需要使用电吹风吹干。6.第二阶段(空间探索):待第一到第四象限全...
12-17
科研实验优势:1.独立实验室和动物中心:实验室面积600多平方米,动物中心1000平方米,QY球友会目前具备较好的的生物学、医学技术服务平台,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医学科研样本检测、合作研究、开发及生产服务;2.专业的技术人员:技术团队包括研究员(博士后)2人,助理研究员(博士)4人,核心研究员(硕士)15人;科研实验介绍:1.基因组学:基因芯片、SNP检测、DNA甲基化检测、生物信息学分析2.转录组学:microRNA芯片、LncRNA芯片、表达谱芯片、RNA-seq3.蛋白质组学:...
12-17
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:麻醉大鼠,然后在颈部中线切开一个切口,暴露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,用无菌缝合线结扎,血管夹夹住颈内动脉。随后在颈总动脉上切口,然后插入线栓。2h后,大鼠进行再灌注。模型大鼠成功构建的标准:大鼠出现症状如偏瘫,对侧前肢下垂和站立不稳。Bederson评分在1-3分,48小时内没有死亡,就认为模型成功。文献上用的是2-3分的模型。优点:无需开颅,创伤较小;缺血部位相对固定,可控性好;可实现脑缺血后再灌注,是理想的标准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。动物选择:目前多...
12-3
染色原理:所谓三色染色通常是指染胞核和能选择性的显示胶原纤维和肌纤维。该法染色原理不阴离子染料分子的大小和组织的渗透有关:分子的大小由分子量来体现,小分子量易穿透结构致密、渗透性低的组织;而大分子量则只能进入结构疏松的、渗透性高的组织。然而,淡绿或苯胺蓝的分子量都很大,因此Masson染色后肌纤维呈红色,胶原纤维呈绿色(淡绿)或蓝色(苯胺蓝),主要用于区分胶原纤维和肌纤维。Masson染色特点:1、染色稳定2、分化时间短,1~2s3、色彩清晰鲜艳4、适用范围广,适宜于组织的石...
12-3
进行分子实验检测时需要先准备PCR反应混合物:根据DNA样本的数量来确定除了DNA外其他混合物的体积(额外增加一份来确保有足够的PCR反应混合物),将扩增每一个遗传标记并且在每一个PCR反应管内分19.5uL的反应混合物。配制胶溶液:将25g尿素、7.5mL40%丙烯酰胺:PDA(19:1)加入到250mL的锥形瓶中。加蒸馏水至50mL,充分混匀来溶解尿素(见注释4)。准备制胶板:把胶板洗干净,确保上面没有灰尘,用硅化玻璃板。根据各个厂家的不同把玻璃板夹在一起并且用胶条封住底...
11-26
石蜡切片(paraffinsection)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。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,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、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,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。教学中,光镜下观察切片标本多数是石蜡切片法制备的。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,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,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;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坏死,失去原有正常结构,因此,组织要经固定、石蜡包埋、切片...
11-26
一、背景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。它由初级感觉区、初级运动区和联合区三部分构成。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,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,主要含有锥体形细胞、梭形细胞和星形细胞(颗粒细胞)及神经纤维。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作为神经科学研究的有力手段,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。由于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,动物出生后很少分裂,相对于其它细胞而言,神经元在体外更难以存活和生长。因此,体外培养神经元要求的培养方法和营养条件均较为特殊。二、实验步骤1.无菌条件下,从怀...